当前位置:首页 >  分局动态 > 

衡阳县运用“三线一单”引领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来源:衡阳县分局   发布时间:2024-10-18 11:17


刚刚从湖南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传来好消息,国庆期间衡阳县累计接待旅客突破72.4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左右。其中衡阳船山时间谷无疑成为众多旅客心中必需的打卡胜地,国庆期间共接待旅客17.471万人,同比增长174.79%。

如今,“世界手表看湖南,湖南手表看衡阳”,衡阳钟表产业园成为湖南省钟表行业的一张名牌,也是全国首个钟表全产业链项目区,衡阳县一跃成为了世界钟表行业争先创业的“热土”。


据了解,衡阳船山时间谷总用地面积1200亩,计划总投资50亿元,目前已完成总投资9.59亿元,已建成标准厂房73栋。园区意向入驻企业148家,目前,已签约引进盛世威得、艾尔时、明博智能等128家钟表企业,表壳、表链、表胚、包装及成表制造、品牌代工、钟表文化等一应俱全,产业聚集大势已成。它成钟表研发、实验、检测、生产、销售、进出口、文化旅游博览于一体。

钟表行业如何落地?该行业面对哪些生态环境方面的瓶颈?哪些行业不能进驻该园区?该行业落地后又有哪些政策红利?这些问题摆在衡阳县生态环境系统前面成为的新课题。

 

严把“准入关, 源头规范先行

在衡阳县招商之初,衡阳县就召开相关职能部门会商会,衡阳市生态环境局衡阳县分局通过环评的“三线一单”,对钟表行业的各类政策与法规上先学一步。衡阳市生态环境局衡阳县分局党组一班人前后3次深入广东沿海城市,对钟表行业进行前期了解,并10余次召开座谈会向省、市生态环境部门与中南大学、南学大学的环评专家面对面会商细节,在环境准入关上摸清该行业的生态环境“清单”,精准施策,同时对土地资源利用、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准入要求。严把项目引入类型、类别,提出符合主导产业的前提下,鼓励引进使用钟表行业的清洁能源、能耗低、技术工艺先进、污染物排放量少的绿色企业进驻园区,统一规划,坚决防止高耗能、高排放等落后生产能力转入,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衡阳钟表园提供了生态环境方面的技术保障,让钟表产业“能招商、能落地、能成型”。

          


                 简化“手续”关,让企业少走弯路

近年来,衡阳市生态环境局衡阳县分局主动加强与园区、国土、林业等其他行政审批服务部门的审批联动,建立“工业项目立项联审制度”,在工业项目立项阶段提前介入,运用生态环境“三线一单”数据平台查询项目所处环境管控单元,明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准入清单要求,同时针对项目的选址、规模、性质、生产工艺及产污节点、排污去向等方面,分析项目与生态环境政策的相符性,对项目立项与招商的企业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让建设单位在项目立项之初就能规避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内容。让企业少走“弯路”,节约企业与项目的成本与时间,提高了生态环境部门的服务水平和项目的审批时效。

 

 

           “五好”园区成形产业已“集”成

如今,衡阳县船山时间谷钟表产业园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已达60万平方米,涵盖了钟表成表生产区、钟表配件生产区、钟表综合体等多个区域。园区内部的道路及附属管网已全部按设计施工完成交付使用,路灯、监控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广场上的“南岳手表”正申报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附近的钟楼、工业观光研学区、钟表文化研学基地环绕,“时光之门”“时空隧道”“钟表博物馆”“日晷文化广场”“时光岛”“时光大道”等景点美轮美奂,旅游者络绎不绝,已构建钟表全产业链条聚集,软硬件相互融合,建设钟表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吸引人才,相互联结共同体,形成完整的钟表产业生态,形成国内最领先产城融合的钟表产业园。

园区也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产品差异化发展,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全力推进智能手表版块形成规模。全力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努力打造“你好蒸阳营商”品牌。同时通过共享资源、联合研发等方式,让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有效提升了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通过链主企业的行业影响力、控制力和对上下游的产业链的牵引力来促进产业链企业抱团入驻。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县运用生态环境的“三线一单”走出了一条区域产业集群绿色发展道路,以产业链和行业细分进行产业规划,“新型陶瓷产业园”、“智能家居小区”等产业集群发展已初成规模,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方面,走出了一条“不平凡”之路。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主办:衡阳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衡阳市常胜西路20号 承办:衡阳市数据局

联系电话:2892828  邮编:421001  网站标识码:4304000017 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1001367号-1湘公网安备 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