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分局动态 > 

创新管理理念 创建一流机关

来源:衡阳县环保局   发布时间:2016-12-30 00:00

  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衡阳县环保局紧紧围绕全县社会发展大局和全局中心工作,瞄准建设一流机关的工作目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做细做实各项工作,取得一定工作成效。

  一、以活动为载体,塑一流形象

  (一)开展“两学一做”,塑造“四型”机关形象

  1、在党员中,开展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一是邀请县纪委和县委党校老师为全体党员上党课;二是督促党员干部开展自学;四是定期检查自学笔记和学习心得,检查发现全局干部职工学习笔记达2万字以上,学习心得4篇以上。

  2、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开展“两学一做”竞赛活动,即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学业务知识,做“优秀环保卫士”。全年共组织开展环保活动和业务学习10余次。先后组织了新《环保法》、新《大气法》知识抢答赛,环境监察、环境监测技能比武以及“两学一做”优秀学习笔记、学习心得竞赛,并分别对20名获奖人员颁发证书和奖金。通过学习竞赛和岗位练兵,我局干部职工环保业务知识明显丰富、执法手段明显灵活、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执法水平明显提升,学习型、创新型、务实型、服务型“四型”机关作风在我局已蔚然成风,全年亮点工作纷呈。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治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创造性的开展了饮用水源防护、燃煤锅炉取缔、十佳环境友好型企业评选工作,受到市局领导的推介。我县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参加市局组织的监测技能比武,获二等奖,并代表市局参加省厅组织的比武。

  (二)开展创建活动,打造一流机关

  年初,就紧紧围绕局党组提出的“作风率先、素质领先、形象争先、业绩创先、保障赶先”总体目标,出台了全县环保系统创“一流机关”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局积极组织开展“作风建设一流、队伍素质一流、形象口碑一流、工作业绩一流、待遇保障一流”的五个一流机关创建活动。先后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笔记和心得竞赛、环保系统亮点工作亮点材料竞赛、文明执法优质服务竞赛、“绿色我先行”三八妇女节活动、“我为党旗添光彩”优秀党员评选活动、环境监察监测岗位练兵活动。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全局干部职工工作目标更加明确、作风更加扎实、素质更加全面、形象更加优秀、口碑更加优良、业绩更加突出,县委曾书记和政府孙县长在调研中充分肯定了环保局工作思路清晰、工作创新、作风扎实、业绩突出,主管双文明考核和小康考核的县委副书记在多次会议上表扬了环保局的新气象和新变化。

  二、以创新为主轴,争一流业绩

  (一)创新管理制度,创建一流队伍

  创一流业绩需要一流队伍,带一流队伍需要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为使全局工作尽快步入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做到管理人员有章可执、办理业务有规可循、工作考核有据可查,我局修改和完善了考勤、请假、学习、会议、接待、采购、车辆、财务、重点项目建设等内部管理制度以及环评、三同时验收、排污许可、危废经营等行政许可及移送程序,行政执法、环境监测操作规定以及责任追究办法,并上下反复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做到人人参与制度修订,个个明白制度规定,自觉执行和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极大的减少和杜绝了工作的随意和推诿现象。按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按规定交接已成为我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新常态。

  (二)创新考评机制,争创一流业绩

  为彻底改变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一个样、好事争着做难事推着走的现象,局长凌晓城响亮地提出了“凭考核定奖惩、凭能力坐位置、凭业绩论英雄”的口号。根据年初工作总体思路,结合市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小康社会考核方案制订了对机关各股室、监察大队、监测站的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和计分标准。将学习、出勤、业务工作、服务态度、廉洁自律、小康社会建设重点项目和交办工作完成情况全部纳入考核计分。每季度开展工作绩效和作风建设讲评会,考核小组逐项打分排名,实行月考核、季度讲评、年评定。考核组根据季度考核结果对各股室、队、站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结果直接与各股室、队、站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评优评先、晋级晋薪、提拔重用和福利待遇直接挂钩。使全局上至领导、中至负责人以及全体干部职工人人身上有压力、肩上有担子、追赶有目标。在制度的约束和考核的督促下,今年我局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明显转变,精神面貌明显改善,工作推进平稳开展,工作成效明显提升。一是干部职工无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二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地表水达标率100%,较去年提高56%,空气质量优良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均名列全市前茅;三是重点工作亮点纷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饮用水源保护、重金属污染项目治理、燃煤锅炉淘汰、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建设,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小康社会建设、环境监测知识与技能比武、四城同创、农业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均有不俗表现,得到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全社会的一致肯定。

  三、以宣传为平台,发一流声音

  (一)出台规范文件,创新环保监管新格局

  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要开创新局面,必须宣传开路,我局负责起草了《衡阳县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燃煤锅炉改造淘汰工作方案》、《蒸水流域水污染专项整治暨河道保洁工作方案》、《衡阳县县城饮用水源巡查督查工作方案》、《全县河流、中小型水库水环境治理与监测考核方案》、《全县加油站油气回收工作方案》、《衡阳县生态考核工作方案》等10余个专项工作方案,并以政府名义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报政府同意召开专题会议,对专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明确公安、财政、水利、畜牧、农业、城管、住建等12个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的专项整治工作职责,列出任务清单,规定完成时限。成立了县委政府督查室、小康办和环保局牵头的督查考核小组对专项工作实施月考核排位和季讲评奖惩,对排名前3位奖励3万、2万、1万,排名后3位的罚款3万、2万、1万,并表态发言。通过牵头组织开展一系列专项工作,增加了各部门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速推进我县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从而形成了政府牵头、部门负责、环保统一监管的大环保监管新格局。

  (二)运用现代手段,创新环保宣传新平台

  我局今年突出网络、制度、载体三大建设,与人民网、百姓生活、红网、县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开展了常态化合作,做到重大环境信息有电视、报刊、环保政务网、环保微信公众号四个平台共同宣传。通过设立环保专栏违法曝光台、环保微信公众号拓宽宣传渠道,提高公民参与度和知晓度。今年,在环境违法行为曝光台通报8起环境违法行为,在“六·五”环境日期间,利用微信公众号评选出了全县“十佳环境友好型”企业,参与人数达到10余万人。目前环保微信公众号点击率成为全县之最。

  (三)发布环境信息,展现环保工作新成果

  一是发布了2016年《衡阳县环境质量公报》,每月及时公开发布全县地表水、小一、二型水库、空气质量状况,让全县人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县25个乡镇环境质量状况。二是及时报道全县环保重大工作,市局下达的信息报送任务是34篇,目前已完成了63篇。同时撰写了《加强水源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城市(衡阳县县城环境综合整治调研报告)》、《绿水青山尽开颜(衡阳县生态立县喜结硕果)》、《衡阳县开创立体保护饮用水源新格局》等一系列精品材料,作为经验材料在《湖南日报》、《衡阳环保简报》等媒体上发表,充分展现我县今年环保工作的新动态、新举措和新成效。

  四、以调研为手段,当一流参谋

  (一)以“四城同创”为契机开展调研,建设一流办公环境

  衡阳县县委县政府提出开展“四城同创”,我局以此为契机,撰写了《县环保局办公条件简陋亟待改造报告》,建议报告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后,县政府配套了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办公条件改善,启动了院落维修与办公设备添置工作。共投资140余万元添置电脑10台、打印机3台、扫描仪2台、空调5台、拆围透绿3千米、植树100株、硬化、油化地面2万㎡、划定车位60余个、添置监控设施1套、体育和健身设施若干套、建设传达室1间、自动伸缩门1套。目前,我局内部管理井然,院落卫生整洁、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车辆停放有序、体育健身设施齐全,实现全局办公无纸化,干部职工工作环境明显改善。

  (二)以小康社会建设为契机开展调研,建设一流人居环境

  一是配合县政协开展了《加强全县水源保护,确保饮水安全》的调研,调研报告得到县政府主要领导的采纳和重视。先后启动了蒸水流域水污染专项整治暨河道保洁工作和县城及乡镇1000人以上饮用水源划定与防护工作。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牵头14个部门组织开展了蒸水流域水污染专项整治暨河道保洁工作,出台了工作方案,明确了部门职责和整治任务,组织了督查考核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县政府投资3600万元建设了城市生活污水管网3775米,取缔饮用水源排污口13个,削减污水排放量为4.2万吨/年;正在对演陂、洪市两个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建设防护设施;在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建立了防护隔离网4400余米,建设应急导流槽880余米、应急池250m3;增购水上打捞船2艘、水上执法巡逻船1艘,共打捞水葫芦近3万余吨,同时,成立专门队伍每天开展饮用水源保护水上陆上立体巡查执法工作。

  二是配合县政协开展了《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城市》调研工作,调研报告引起县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启动了县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县率先启动了县城禁燃区燃煤锅炉淘汰工作,并由县财政奖补50万元,共取缔淘汰燃煤锅炉59台(套);同时县政府牵头组织环保、商粮、公安、消防、安监等部门启动并全面完成了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程建设工作;成立了全县大气防护执法队,开展建筑、施工、交通、秸秆、扬尘、烟尘治理与防护工作,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禁止焚烧生活垃圾和农作物秸秆的通告》,为全县空气质量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位居全市前茅、全县人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提供了保障。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主办:衡阳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衡阳市常胜西路20号 承办:衡阳市数据局

联系电话:2892828  邮编:421001  网站标识码:4304000017 网站地图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1001367号-1湘公网安备 43040802000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