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您好!今天是
南岳衡山以"秀冠五岳"而蜚声海内外,每年接待游客约1300万人次,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提名地。
良好的生态资源是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直以来,南岳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齐头并进,始终坚持"守底线、优格局、提质量、保安全"的总体思路,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2023年,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2022年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结果的通报》,其中,在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的810个县域中,南岳区变化等级为"明显变好"(全国共13个),在全省55个考核县(市)综合得分排名第一。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行走于山水南岳,走进有着"月光下的村落"之称的南岳镇水濂村映入眼帘,十里荷塘倒映白云青山,清冷月光如溪水流淌,令游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南岳镇水濂村位于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紫盖峰下,属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优先保护单元,距离南岳城区4公里,辖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88人。该村境内生态环境良好,动植物种类繁多,年平均气温18℃,森林覆盖率83%,号称南岳四绝之一的水帘洞就在此处。然而就在五六年前,水濂村村民年人均收入还不足4000元,村集体年收入不到3万,是南岳区的省级贫困村。面对这一困境,南岳区委、区政府主动作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和市生态环境管控基本要求为指引,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生态优先,全面建设美丽家园
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南岳区区委区政府统筹协调,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一方面,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组织完成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查与整改;其次精准施策,开展水濂村荷花池环形旅游通道污水治理项目,在水濂村建设污水处理站,对水濂洞景区门口的饭店、农家乐、宾馆、衡山道院以及靠近景区门口的居民聚集区等产生的污水全部接管纳入污水站集中处理,同时安装四格净化池提升零散村户的污水净化能力,实现科学控源截污,减少水体污染物排放。
另一方面,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技术成熟、群众乐于接受的改厕模式、技术和产品,建立健全农村厕所革命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体系建设,强化日常监督和检查,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减少垃圾出村量。与此同时,加大宣传执法力度,禁止露天焚烧;推进煤改电,淘汰落后耗能设备。
亘古不变的月光下,水濂村正焕发新生。
大力培育发展文旅业态新格局
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让绿色成为南岳发展最动人的底色,让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成为最亮眼的高光。在市委市政府"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南岳区实施了旅游经营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开展了旅游环境整治行动,推出了一系列发展旅游经济的措施。近几年,水濂村持续放大山水田园生态效应,坚持走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按照"村集体+社会资本+专业运营团队"模式,先后打造了"生态荷花园"、"南岳星空营地"、"四季果园"等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引进麦客荷客乡宿和致物图书馆项目,加速了旅游带动、产业联合格局的形成,培育了民宿经济、夜间经济、康养经济等一批新业态。
2022年,全村游客接待量突破3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纯收益17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5万元。"环境好了,风景美了,大家都愿意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村民幸福地说。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一直在路上。接下来,水濂村计划围绕文化产业作文章,打响"水濂村"公共文化产业品牌,凝聚民心共同协力打造全国知名文旅康养村落,将水濂村建设成安居乐业的和美村庄。
自2020年初步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以来,南岳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发展质量更高,发展后劲更强,发展动能更足,发展环境更优。
以小及大,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持续深入,古老南岳将被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在苍劲的土地上不断迸发出新生的力量。
主办:衡阳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衡阳市常胜西路20号 技术支持:衡阳市数据局
联系电话:2892828 邮编:421001 网站标识码:4304000017 网站地图